【党员先锋】谢京杰:乐于“吃亏”,用良心做好每一次公证

发布日期:2021-09-30 来源:

  我是谢京杰,来自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祖辈都是农民。小时候听外婆讲,外公三兄弟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且都参加了八路军。外公的大哥还是一名八路军区长,被捕后被凌迟至死,光荣牺牲,家人不敢去现场看,时不时从村民那里打听到,哪天被割掉一只耳朵,哪天又被斩断一只胳膊。这一切并未吓阻外公,他继续为革命东奔西走,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我对外公没有什么印象,但外婆和母亲隐忍大度的生活态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外婆去世时95岁,她时常开玩笑说“赚了一年又一年”。

  在西南政法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为了向身边更优秀的同学看齐,我申请进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如果说读书期间入党是为了追求思想进步,让自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那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党员身份我进一步感悟到了更深厚的内涵和追求: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2004年底,我报考了深圳市司法局公证员工作岗位,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在准备面试期间,我接到一个嘘寒问暖的陌生电话,当时的我一头雾水,但倍感温暖,后来才知道是深圳市公证处党委书记罗丽莲同志。面试前个人资料未备齐,心情非常紧张,一位面试官一边安慰一边帮我复印备齐资料,后来得知是深圳公证处办公室支部书记杨晓瑛同志。在入职体检中,我的钱所剩无几,一位陪同的同志帮我垫付了体检费,入职后也没有接受我的还款,后来才知道是深圳市司法局政治部夏冬同志。三位党员同志与我萍水相逢、素不相识,却给了我无私的关怀和帮助,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党性的光辉。

  入职深圳公证处后,在宽厚友爱的工作氛围中,我一直努力学习党员同志友善、严谨而又乐于奉献的良好工作作风,“逼迫”自己快速成长,尽快掌握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慢慢的,我成为了广东省最年轻的一级公证员。

图片12.png

  一路走来,深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肯“吃亏”。

  我从事公证工作十多年来,对于同事帮助要求,从来不说“不”;对待群众,更是有求必应,为让群众少跑一次路,早到晚退、加班加点是常事。工作以来,从未休过探亲假,婚假也未休,陪产假只休一两天,年休假更是年年有余。我老婆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开玩笑说“你那么拼命,也没见单位给你发小红花,不是‘亏’了么。”我倒是认为,工作中,只要自己不觉得吃亏,就没有人占便宜。 

  其次,要勤学习,多琢磨创新,不断提升工作质效,才能更好服务社会。

  党员是队伍的排头兵,要带头学习新知识,带头探索新领域。在深圳市司法局党委指导、支持下,我和同事们一起,围绕大湾区、自贸区、合作区公证需求,先后探索推出18公证服务创新,其中,10项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列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全省率先探索商业保理公证业务,率先撰写“融资租赁公证白皮书”,围绕新兴产业发展痛点,提出公证方案,精准服务自贸区重点产业发展,率先办理跨境公证法律服务,在境外投资大门关闭的最后时刻助力中国企业成功完成投资审查手续,率先推出“公证诚信数据分析报告”,为自贸区金融企业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有益借鉴。

图片15.png

  然后,要善用工作职能,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现实困难。

  2017年,我通过公证提存,顺利解决了某国有企业因近5亿元债权逾期债权。2018年,通过强制执行公证,非诉解决了某国企4亿元债权纠纷。通过出具公证法律意见书,协助某国企顺利完成对市值40多亿元股票的过户手续,解决了十四年未解决的改革历史遗留问题,为国企节约费用3百余万元。每一次公证申请,就是一个公证个案,每一个公证个案就是一个现实问题,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则善莫大焉。

  深圳市司法局长蒋溪林曾说“公证是个良心活”。回首16年公证工作经历,深以为然。公证是预防性司法制度,公证服务是公共法律服务,与民生经济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党员公证员,每一次公证服务,都是凭良心做事,既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又要尽可能地方便群众、便利企业,还要想方设法防范执业风险、保障公证质量。

  2017年,一位年近8旬的香港老人到前海公证处申请继承配偶存放在深圳银行的2万多港币的遗产,从现有香港法律文书看,其配偶在香港和内地均未留下其他遗产,仅有的遗产就是在深的这笔存款。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好不容易在亲属陪同下过关到深圳办理继承手续。但如按普通继承公证,尚需要老人返港到律师楼完善法律手续,后续还要两地往返奔波。为方便老人,我就参照适用小额继承适用简易程序一次性办结了全部手续,老人家很感激,虽然后续做法被批评指正,但用良心对待企业和老百姓,这是我作为一名公证员,一名共产党员,应当恪守的信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