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全国“最互联网城市”,移动互联网网民多。社区治理法治化也顺应潮流趋势,用上了“互联网+”,从市到区再到街道、社区,纷纷搭建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高治理智能化水平。
去年12月初,市司法局推出了通过微信搭建的便民法律服务平台——“深圳法治地图”,让深圳市民真正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全市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站点、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点等都被纳入法治地图,只要点击定位,便可随时随地搜寻到全市附近的法律资源,900多名社区法律顾问和200多名法律援助签约律师首批上线,向公众提供在线咨询。现在,每天9∶00—23∶00均有两名律师在线值班,让群众的难题不过夜。
借助“互联网+”技术,法律服务的覆盖面以及服务品质和效率提高,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福田区推出“福田普法”、“法润福田”和“社区法治”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大众点评微信系统三个微信平台。其中,“法润福田”是福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延伸服务平台,实现司法行政服务的咨询、预约互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大众点评系统,让服务对象直接对法律顾问进行点评。罗湖区开通“在线申请法律援助渠道”,实现法律援助案件审批网上全流程办理,全年共办理网上审批案件300宗,提前办结率达99%。
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司法行政部门探索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起全天候全覆盖、渠道多样化的工作平台,打通全市法律资源,让每一位居民通过指尖享受更便民更智能的法律服务。(记者 林清容刘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