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性文件查询 > 规范性文件解读

文字解读┃宝安区福永街道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清单

来源: 日期:2025-08-19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一、《管理清单》的编制背景

  《管理清单》根据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相关技术规范,在宝安区福永街道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其编制背景及意义如下:

  (一)202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明确要优化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授权深圳实施环评制度改革,通过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形式,在已经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的区域,按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制定需要开展环评的重点项目名录,未纳入名录的建设项目简化或豁免环评。

  实施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制定环境管理清单是深圳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三线一单”落地应用的重要举措,对于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2020年11月19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在《关于商请落实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试点工作的函》中提出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改革,拟在宝安区、南山区、龙岗区、光明区开展试点工作。文件提出宝安区选取沙井街道作为生态环境管控单元试点,开展区域环评,编制管理清单及改革相关配套文件,为市局推动环评改革提供试点经验。

  根据《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各区2022年完成重点区域的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2024年底前各区完成辖区内全部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2022年5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宝安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方案》,明确分批次开展宝安区各街道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管理清单是在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环境评价单元的国土空间、产业发展规划及环境特征,针对建设项目提出具体管理要求,指导区域空间合理开发。其实施有助于指导建设项目更快更好落地,降低开办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二、目标任务

  在系统调查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污染排放和社会经济等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演变趋势,结合评价区域功能属性及发展需求合理确定环境目标,统筹衔接评价区域相关生态环境政策、空间规划及产业发展要求,论证功能单元的生态环境、污染排放、产业布局等方面与环境目标之间关系,制定评价区域综合环境管理要求和行业环境管理要求,对主要制约因素和显著污染行业实施精准管理,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的技术依据,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管理清单》的主要内容

  《管理清单》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基本情况、区域发展目标、区域总体管控要求、区域内评价单元划定情况,以及各评价单元内针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

  《管理清单》的核心内容体现为针对各评价单元内、各行业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由单元基本信息、单元综合管理要求、行业管理要求三大部分构成。

  单元基本信息包括开展区域环评范围内划定的10大类19个评价单元具体信息,对该区域划定优先保护评价单元1个、农田保护评价单元1个、人居敏感评价单元4个、产业发展评价单元7个、商业商务评价单元1个、交通枢纽评价单元1个、绿地休闲评价单元1个、农林生产评价单元1个、科研教育评价单元1个、功能混合评价单元1个。

  单元综合管理要求设置上层位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产业准入要求、功能布局要求、污染排放管控、绿色低碳发展等管控维度。

  此外,《管理清单》附有13个通用性的行业管理要求,主要包括适用范围、排放标准、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防控等内容。四、《管理清单》的执行原则

  一是未纳入《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重点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名录(试行)》的建设项目(部分线性工程、所有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除外)实施清单管理,建设单位无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所在评价单元的管理清单有关规定,按管理清单要求进行信息公开。二是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所在评价单元的单元综合管理要求以及所在行业的行业管理要求。其中,有对应行业管理要求的,执行其行业管理要求;无对应行业管理要求的,执行其他污染影响类行业或生态影响类行业管理要求。三是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涉及两个及以上行业类别时,建设内容可区分执行的,分别执行对应的行业管理要求,不能区分的,从严执行。

  《管理清单》中的环境管理要求具体条款分为约束性和预期性两类。约束性条款应当执行,由相关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进行监管;预期性条款为推荐执行,鼓励建设单位执行预期性条款。

  五、《管理清单》附录行业的确定过程

  在现行《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备案管理名录(2021年版)》基础上,对区域内现状行业、规划主导产业、民生行业、投诉热点行业及需要重点关注行业进行梳理分析,并进一步将生产特征及产污类似行业进行合并,保留区域占比较高的行业及有污染排放行业标准的行业,汇总后得13个行业,包括3个主要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器材与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2个上下游配套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3个特别关注行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纸制品和印刷业、研究和实验发展业)、3个民生行业(医疗卫生行业、餐饮业、汽车、摩托车等修理与维护业)、1个其他污染影响类行业及1个生态影响类行业,编制附录行业管理清单。

  六、《管理清单》实施应用

  (一)衔接各类规划,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准入的主要依据。

  (二)实施环评制度改革,构建以“三线一单”“区域环评”为基础的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三)通过宝安区区域环评“智能选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管理清单查询、选址准入研判、清单登记等服务,结合“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应用。

  七、预期效果

  区域环评制度实施后,将促进三方面取得成效:一是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助力合规发展。95%以上的企业无需编制环评文件,只要进行登记、信息公开即可,可为企业节省环评编制成本。二是优化政府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政府职能由“企业申请-政府审批”转变为“政府开展区域环评-企业对号入座”,环评办理手续由6步缩减为2步,时间由6个月缩短至30分钟内,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三是实现分区分类管理,优化绿色格局。区域环评通过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有效引导产业发展,有效规划项目布局,减少“邻避效应”,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