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为目标,持续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市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3)》中位列全国100个重点城市第二名,连续八年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改革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党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安排涉及法治建设相关议题53个,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召开全市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印发法治领域改革有关方案,部署14项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改革事项。
(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印发党政工作部门及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分解职责任务93项。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改革
(一)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工作,优化调整金融、科技创新、投资促进、海洋发展、政务数据、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大幅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市、区两级精简比例分别达86%、80%。做好机构改革涉改事业单位调整,优化教育领域事业单位布局。完成16项省级行政职权划转承接。优化权责清单管理,全市78个街道纳入权责清单公开体系。推进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兼任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实行扁平化管理。
(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职责、整合队伍、减少层级、推动力量下沉,持续推进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召开全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印发优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公告等文件,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展职权下放重放轻管问题专项整治。光明区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五个一”体系获全省推广。
(三)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印发行政复议官试点工作方案,打造职业化行政复议人员队伍。加快修订市政府行政复议工作规则。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后,91%的复议案件在复议阶段得到有效化解。龙华区行政复议“四案机制”持续提升行政复议监督效能。
(四)深化行政裁决改革试点。在自然资源权属领域规范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和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案件办理程序,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在知识产权领域实行远程线上口头审理模式,全年办理案件179宗。在政府采购领域率先设置行政裁决事务保障机构、出台制度文件、实现信息全公开,建立行政裁决快处快办机制,有效提高办案效率。
(五)优化调解和行政应诉机制。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印发行政调解规定,全市共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196个。印发商事调解工作规范,统一商事调解工作标准。完善败诉行政案件专案报告制度,提高行政应诉质效。
三、聚焦中心工作,全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切实保障重大战略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聚焦前海方案和前海规划狠抓落实,动态调整前海合作区权责分工清单22项事权,高标准建设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落地华南首家中外律所联营办公室。发布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法定图则,优化河套合作区议事协调机制,成立河套发展署统筹推进园区建设发展。加快提升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水平,深港跨境金融、法务等领域规则衔接取得新进展。
(二)着力推动重点领域立法。推动出台禁毒条例、公园条例、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条例,修改水土保持条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审计条例,加快推动制定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修订前海合作区条例,推进茅洲河流域协同立法。推动出台前海管理局办法、二次供水管理规定,废止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完成福田保税区条例等15项法规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11项规章集中修改工作。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智慧政务服务改革,实现无人干预自动审批、政务办事免填免报。优化“@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整合全市537个民生诉求渠道,编制涵盖4315项民生诉求事项的职责清单。全国首创一窗通办智慧警务舱,上线出入境、户政等各类公安服务事项219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推广。龙岗区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工作试点,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
(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布深圳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文件,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进行清理。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创建全国首个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制度,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改革项目获评2024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十大创新案例。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指导服务,海外维权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福田区率先构建数据交易动态合规体系。
四、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一)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快推进深圳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计划。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行政执法协作。加强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开展行政裁量权基准清理。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上线全省首个行政执法监督码,着力解决执法扰企问题。开展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专项评查案卷1017宗,编印典型案例6期共167个案例。
(二)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开展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执法督导工作,对涉企乱罚款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优化深圳北站片区执法机构设置,健全日常联动工作机制。住房建设部门开展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在深”等专项行动。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全面排查占道乱摆卖等问题。公安部门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涉企案件快侦快破、公检侦查协作联络机制。
(三)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持续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动态更新行政执法减免责4张清单。公安部门推广五位一体巡逻防控模式和一键报警装置。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以“信用哨兵”为基础的新型市场主体监管服务机制。生态环境部门建设柴油货车污染智慧遥感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完成全部道路尾气监控设备备案。
(四)依法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完善市级应急处置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南山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低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大鹏新区开展水上活动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实现海上矛盾纠纷、警情、安全事件三下降。
五、织密监督网络,不断强化行政权力监督
(一)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加快修订深圳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建设全市统一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实现市、区、街道三级2700余件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全部入库、一网可查。全年前置审查市政府及其部门规范性文件156件、通过140件,备案审查区政府规范性文件128件。
(二)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公布市政府及其部门年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事项目录,明确109个事项内容及承办单位。在区和街道一级以及有行政执法职责的市、区政府部门设立首席(总)法律顾问。市政府法律顾问室全年出具法律意见1078份,审查行政决策和重大项目393次,审查合同387份。
(三)构筑行政权力监督合力。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现代化的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949项,32位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履职情况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协召开政情通报会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审计机关审计32个涉行政机关项目,提出审计建议98条。全市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8268件。全市检察机关受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674件。推进“完善办事公开制度”等系列改革,实现主动公开政策性文件100%政策解读。创新政府督查工作,打造高交互、全链条、快反馈督办网络体系。
六、筑牢坚实后盾,健全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机制
(一)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整合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百城评估指标要求,明确分工、广泛动员,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强化法治考评指挥棒作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地。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网络巡检核查。“随信综合查”监管模式、卫生健康“三个一”监管智能平台等2项经验成果获省委依法治省办向全省推广。
(二)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印发领导干部简明法治读本。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执法资格管理制度。开展首届行政执法竞赛,举办行政执法大讲堂系列活动。开展安全监管和执法队伍大练兵大比武,建设卫生监督实训基地。生态环境执法机构通过省级规范化建设试点验收,深圳为全域达标城市。
(三)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建设全市统一综合监管平台,推动各类信息化系统整合改造归并。开展法治资源目录编制,建设法治大数据专题库。优化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应用。交通领域实现前端情报分析预警、中端无人机取证和移动执法、后端远程在线办理执法新模式。坪山区数实融合模式获评全国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
七、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情况
针对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还需强化、践行依法行政理念还需加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还不均衡等问题,持续改进相关工作。在2024年度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计划中部署20项法治政府建设课题、遴选第二批19项法治政府建设优秀项目,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举办“局长讲法”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评议等活动,推动政府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改革创新经验推广等方式,推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均衡化发展。
八、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4年深圳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行政执法质量还需提升、行政争议解决机制有待优化等短板弱项。下一步,深圳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党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一是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监督。二是持续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优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下放模式,有序推进行政裁决制度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三是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持续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四是优化行政纠纷解决机制。持续推进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有机衔接,发挥行政机关化解矛盾纠纷作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