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普法宣传教育,促进其法律素养的提升,是法治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据统计,福田区有在校学生15万多人,但是随着全民普法教育的逐年深入,传统的校园普法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影响了普法教育的效果。福田区司法局结合实际情况,经过研讨论证,确定联合区教育局,委托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类社会公益组织——维德志愿法律服务中心,合作开发“新雨计划”项目,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创新探索。
一是引入社会力量,充实“专业型”校园普法队伍。福田区有5千多名专业律师,有着丰富的法律人才资源。律师不但拥有专业的法律知识,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比较自由地支配时间。由专业律师参与校园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将使普法师资队伍的力量和专业化程度得到壮大和提升。为此,区司法局联合维德中心、市律协女工委、青工委、公益委等社会组织,开展了“新雨校园志愿律师团”的招募与选拔,目前,共招募了来自多个律师事务所的40余名志愿律师,并组织教育专家对志愿律师开展授课技巧培训。
二是以需求为导向,开发“升级版”校园普法课程。“新雨计划”项目组向福田区三所中学发放了233份法制课调查问卷,并对红岭中学和益强小学的学生开展了两次实地访谈,召开了有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校长和德育老师参加的座谈会,倾听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普法的需求,从而取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此外,志愿律师们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社区普法教育的理念,搜集、整理、翻译国外法制教育比较成熟国家的优秀教材,根据小学生、中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编写了《什么是法律》、《规则的故事》、《你会开会吗》等课件,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点评和辅导,精心打磨首批进校园教案,力求课程的新颖、有趣和实效。
三是侧重能力训练,设计“开放式”校园普法方式。“新雨计划”在授课方式设计上力图改变传统“灌输式”普法教育方法,以呈现问题为主导,设计实践性较强的法制教育项目或活动,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立法辩论、学生仲裁庭等多种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自主式教育形式,师生充分互动,在传授法律理念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法律问题、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随着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日渐成熟,下一步,“新雨计划”将在福田区中小学逐步推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