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3年26051人次通过“法治地图”找到法律服务

来源: 日期:2018-09-13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从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的市政府《关于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中获悉:深圳以司法行政系统力量为依托,统筹全市法律服务资源协同推进,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普惠均等、便捷优质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市、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74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670个,基本完成了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实体平台建设任务。

  在优化法援服务供给水平方面,深圳司法部门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将法律援助送到市民身边,全市目前共建立铺设到每个社区工作站和市区两级看守所的法律援助工作站741个,法律援助联系点681个,方便群众就近获得法律帮助。

  深圳还不断拓展法律援助。如推进法律援助参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全面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与法院建立了通知、会见、告知工作流程和机制。2015年以来,办理刑事案件依申请法律援助1380宗,办案机关通知辩护12379宗,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办理见证业务12003宗,法律帮助案件4319宗。

  为有效解决经济状况没有达到法律援助门槛、但又仍属经济困难的“夹心层”群众,深圳司法部门与公益、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对接,实施辅助性法律援助计划,构建对“夹心层”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

  报告还提到,深圳市率先在全国上线“法治地图”,把深圳人与深圳法治资源连接起来,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法律服务工作网,打造了个性化、精准化、指尖上的智慧公共法律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天聘请两名社会律师在线解答市民提出的法律问题,引导市民分类在线下实体机构接受更专业的法律服务。2015年以来,26051人次通过法治地图找到了法律服务资源,接受了服务。

  2017年,深圳首开全国先河,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法律援助,装备法援服务机器人“部队”,11台法援机器人“小法”奔赴全市11个法律援助处服役,为市民提供365×24智能解答服务。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