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曾祥陆,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继光,广东省律师协会副秘书长兼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史璞松一行,远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慰问在此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广东律师程珊珊。
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她毅然选择投身法律援助事业;放下舒适和生活和不舍的孩子,她以实际行动把“广东律师”这块招牌书写在青藏高原上。她是广东深君联律师事务所律师程珊珊。
程珊珊出生于1983年4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自2016年7月开始,她在青海省海南州司法局开展“1+1”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一年期满后,她又接续了这项工作,如今已近两年。
近两年来,只身来到青藏高原高海拔偏僻地区的她,为困难农牧民提供法律服务,把依法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与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推动解决涉及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着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她的每一件坚守法治、热心为民的事迹都打动着一个个心灵,她的事迹在服务地的当事人间流传,并受到服务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的报道,她将法律援助事业视为自己一生的无悔选择和孜孜追求。
“为了公平正义”——这六个字浓缩了程珊珊对这片高原大地倾注的浓情厚意。
铭记援助宗旨 恪守援助理念
2016年7月,程珊珊参加司法部发起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到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海南州专门为条件艰苦的困难农牧民群体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来之前就听说那里缺少专职律师,甚至有些县没有律师,不能让普通老百姓打不起官司”,她说,这是她选择做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初衷,去到那里,她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以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为己任。
就这样,程珊珊暂时告别了7岁的孩子。在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中,面对与孩子分隔两地、面对稚童对妈妈的想念,在毅然坚守这份法援事业的同时,她更多的是牵挂和愧疚。
刚到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条件十分艰苦,住处没有卫生间、没有洗澡间,但是她知道她来这里的目的是旨在奉献,不应该给服务地提任何条件。正是在这种不做任何挑剔、重在支持工作的心态下,她以苦为乐,快速适应服务地生活环境、高效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得到了服务地领导及同事的充分认可。
程珊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志愿者精神、爱岗敬业为本职,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克服高原反应、饮食习惯上的不适应、语言障碍等重重困难,为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在海南州的这片坚实的大地上,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程珊珊的足迹:她大力宣传法律,积极投身到农村、牧区、学校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和讲座;在向农村、牧区普法宣传时,她把工作重点深入到偏远地区,营造了良好的法律援助宣传氛围。
倾心法律服务 援助贫弱群众
“要不是律师你,我的这个钱,都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拿手?”“我们不懂法律,有律师给我们帮助真好”……一句句发自当地群众内心的朴素话语,不仅仅是感激,更折射出程珊珊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律师的价值所在。
在法律援助服务期间,程珊珊尽心尽力认真办理了众多法律援助案件,使当事人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援助期间,她的主要工作有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法治宣传、法律授课以及参与当地司法局常规工作及学习等。
“哎,律师,都是我自己太年轻,不懂事,遇到事情就冲动了。以后,我遇到事情不会再这样了。”
——这是程珊珊在服务地办理的一宗未成年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忏悔,饱含了对律师的感激之情和对过往的悔过之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法律援助无小事。在她所代理的一起未成年人涉嫌盗窃罪案件中,她本着专业的态度,围绕所代理犯罪嫌疑人系从犯,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未依法享有辩护权、法定代理人到场权、积极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方面进行从轻、减轻辩护。后来,法院对这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程珊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法律素养依法保护了这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真的辛苦你了,前前后后跑这么多趟。还不收钱。”
——在她所代理的一起继承纠纷案件中,面对姐妹俩因为继承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程珊珊积极调查取证,多次与法官沟通。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她向法院及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最终,姐妹俩握手言和。在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人民币16万元的同时,程珊珊的行动使一个家庭在面对父亲过世的悲痛时重回温馨,兑现了一名法律援助律师的正义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是程珊珊律师的执业理念。在此理念的照耀下,她用真诚、无私的奉献爱抚了受援群众的心灵,她用娴熟的法律技能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播撒了公平与正义的种子,并在这高寒缺氧的高原上结上了法律援助的累累硕果。
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法治宣传
法律援助律师的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办理几起法律援助案件,更多的,是要在服务地宣传法治理念,让法治的阳光照耀每个人的前行之路。
程珊珊考虑最多的是也是法治精神的宣传和工作经验的交流,前者,让无力者有力,后者,让有心者前行。
服务期间,程珊珊不仅扎扎实实办好案件,而且还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办案技巧,毫无保留地通过讲座、交流等方式传授给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以此影响更多愿意投身法治领域的人。
同时,在海南州民族中学、海南州中学、共和县中学等学校,也留下了程珊珊律师的足迹。在这些地方,她讲授以《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为主题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课;在海南州司法局,她讲授《民事案件中的证据准备、举证、质证》、《公务员职业道德》、《婚姻法》等法治课;在海南州消防支队、海南州残联,她上了一堂堂法治课,为服务当地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一步推动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
程珊珊进行普法的现场,折射出服务地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法治精神的信仰。
在授课、交流的同时,程珊珊还积极深入基层,大力开展法律宣传工作,积极投身到农村、牧区、学校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和讲座。她参与了“藏汉双语法治讲师团”、“农民工宣传月”、“昆仑大律师”等大型宣传活动;她多次参与共和县电视台、青海经济生活频道“经视法案”的法治宣传活动,一件件、一桩桩朴实无华的工作在不断续写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故事,一幅幅感人的画卷中不断浮现着法律人的身影。
在许多当地老百姓心中,来自广东的“珊珊律师”犹如高原上暖暖的阳光,照人心房,给人力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