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宝龙司法所积极探索 “签到+打卡”监管模式强化社区服刑人员管控

来源: 日期:2018-01-25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的一部分,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法律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服刑人员在册人数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去年5月份以来,宝龙街道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1人,解除矫正18人;目前宝龙街道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共35人,其中重点管理人员14人。

      据了解,之前社区矫正监管局限于矫正对象的书面汇报、电话汇报,工作量大、效率低、标准化、量化考核也比较困难,这些问题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宝龙街道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钉钉签到+指纹打卡”软硬件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实现社区服刑人员智能化、便捷化、规范化管控。

    1.管理模式智能化。

    引入拥有定位、审批、报告等多种强大功能的“钉钉”智能软件,利用其定位和报到的功能,筑起一道“电子围墙”,工作人员可通过计算机平台查看管理对象考核情况,系统自动统计管理台账并形成电子文档,既增加了记录的精确度,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2.人员签到便捷化。

    社区服刑人员采用GPS实时定位+实时照相方式进行每日签到。社区服刑人员在下载好钉钉软件并注册个人账号后,仅需三步便可轻松实现打卡,打卡结果即时上传,同时系统每天会定时提醒管理员签到人数情况。自去年8月份实施“钉钉”签到以来,宝龙街道35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已通过“钉钉”签到560次,签到率97%

    3.实时监控系统规范化。

    充分利用人类面部和指纹信息具有唯一确定性的特征,引进了人脸指纹混合识别考勤机,通过“人脸识别+指纹签到”的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进行有效确认,并对报到时间进行精确记录,从而避免了超时报到和代替报到等违规现象,有效防止漏管和脱管等现象的发生。去年8月份以来,该街道35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指纹打卡”45次,无漏管、脱管现象。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