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罗湖区“四个创新”开创劳务工普法工作新局面

来源: 日期:2014-07-30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一是创新普法理念,从“单一守法教育”向“教育服务并重”转变。注重普法与法律援助、法律维权相结合,积极引导劳务工学法、用法,帮助解决涉及其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切实维护劳务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向企业宣讲劳动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联合辖区城市U站开展劳动法律咨询和发放宣传品,组织“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12.4”全国普法日等大型户外普法活动,扩大普法宣传受益面;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劳动普法培训班18场,培训各类企业1510家,发放劳动普法资料3235份,基本实现培训目标企业全覆盖。

  二是创新普法内涵,从“小普法”向“大普法”转变。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普法内涵,积极面向行政机关、用工企业普法,营造依法行政、依法用工的良好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维护劳务工的权益;根据《法治罗湖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对行政机关、用工企业依法行政、依法用工的责任进行了强化,提升了劳务工权益保障水平,激发了广大劳务工建设罗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莲塘街道国威电子公司易凤娇成为继佛山市胡小燕之后的又一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三是创新普法形式,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做到“五个融入”:将普法融入文艺演出,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将普法融入“法制夜市”,利用中心广场、公园,在劳务工集中居住点播放法制宣传教育片;将普法融入巡回展览,通过法制宣传车,将法制漫画、挂图、读本等系列宣传品在工厂、企业、出租屋巡回展览;将普法融入手机短信,创设短信普法互动平台,在劳务工中举办“短信学法大家议”活动,解决了“时间安排难、场地选择难、活动组织难”的问题;将普法融入日常生活,把劳务工饭堂变成普法课堂,在劳务工集中用餐的时间开展“普法送餐劵”等新颖生动的普法宣传活动。

  四是创新普法品牌,从“灌输法治观念”向“培育法治文化”转变。广开渠道,因地制宜,打造品牌,增强普法工作的渗透力,注重利用各种大型社会活动平台为“法治罗湖”建设营造法治氛围,提高劳务工对创建法治城区的知晓率;莲塘街道开展“劳务工大食堂普法送餐劵”,区人力资源局倾力打造“缤纷五月”青工文化节、“金秋送法”等大型劳动普法品牌,将法制教育寓于文艺活动之中,借助文艺节目的文化张力,注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元素,提升普法活动的感染力,普法效果明显;2013年,信访案件、劳动仲裁案件及重大劳资纠纷案件同比分别下降6.35%、57.38%及21.05%。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