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市司法局打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 帮助对口帮扶地区群众脱贫奔康

来源: 日期:2014-01-08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新年伊始,市司法局开始实施第二轮扶贫开发帮扶工作,计划发动全局的力量,用三年时间自筹资金400余万元,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原则和新的扶贫标准,着力改善对口帮扶村发展环境和社会民生事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帮助群众加快脱贫奔康步伐,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扶贫开发帮扶任务。

  市司法局对口帮扶的地区是陆丰市甲东镇大茂村,全村总人口5044人,总户数855户,其中贫困户72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3户,总人数440人,总耕地面积991.24亩,其中水田340.24亩,旱地和山坡地651亩,是一个以农为主,人多地少,靠山没山,靠海没海的贫困村。2013年下半年,市司法局派出驻村干部,入村常驻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对帮扶地区及对象进行了核实摸底,同时制定了周密的帮扶措施: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采取综合帮扶措施,确保每个重点帮扶村至少有1个主导产业、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挂上1家农业龙头企业或扶贫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或参加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每户至少转移1个富余劳动力,实现重点帮扶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二是加大产业帮扶。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镇级规划为指导,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生产模式,集中扶持重点帮扶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拟与大茂村合作开办一个石材加工厂或开展种养业,带动产业发展,确保到2015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或超过5万元,实现帮扶村稳定脱贫,带动农业发展,为无法离开家乡的贫困户成员提供本地就业岗位,同时为贫困户增加分红收入。

  三是推进培训就业。对因学致贫和因贫辍学的贫困户家庭,积极申请教育帮扶项目立项进行资助,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考上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中等职业学校。深入推进“双转移”战略,落实区域劳动力转移规划和转移就业培训政策,对接产业发展,提高培训质量,促进重点帮扶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结合《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五年行动计划》,根据省的要求安排建设“整村推进幸福安居示范村”,规划在村内修建或改造一批包括文化室、卫生室、户外文体设施、公厕、垃圾收集设施、党员活动室等村公共服务设施,积极申请有关配套资金,改善村容村貌,进一步完善大茂村道路、农田水利、学校等基础设施。

  五是保障民计民生。全额资助农村低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五保户”以及低收入重病患者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帮助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继续落实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改建政策。

  六是夯实基层组织。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协助做好重点帮扶村的“两委”(村支委和村委会)领导班子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健全村级组织体系和规范村级组织运作为抓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村级各种组织的作用,增强村级组织的整体合力,提高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据悉,市司法局自筹的400万元资金,将主要使用于与大茂村合作开办集体企业,发展“造血型”集体经济项目,完善大茂村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三面光”建设,协助修建村道,新建大茂村小学教室,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等方面。同时,为确保实效,市司法局在扶贫开发帮扶工作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落实干部长期驻村制度,组建“双到”工作队伍,并在全局各单位中选出75名优秀干部对全村75户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与贫困家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每季度至少走访贫困家庭一次,做到知家庭住址、知家庭状况、知困难原因、知救助需求、知进低保情况,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变化,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