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田区司法局先后组织全区60余名社矫人员参加“爱环境、护河流”新洲河环保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作为拓宽社区服务形式的有益尝试,不仅增强了社矫人员的身份意识、公益意识,而且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受到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是整合辖区资源,形成部门联动。为不断丰富社矫人员的社区服务形式,福田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利用辖区各单位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社矫人员社区服务活动。福田区新洲河“爱环境、护河流”志愿者活动发起后,该局主动协调活动主办方让社矫人员同市民共同参加志愿者行动,得到区义工联、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大力支持,使得社矫人员参与志愿者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是借助公共力量,推动矫正帮扶。“爱环境、护河流”新洲河环保活动是群众性参与性极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从社矫人员参与活动反馈情况来看,社矫人员和义工志愿队伍共同参加此类公益活动,比起填鸭式灌输教育,更容易接受社会正能量的熏陶,得到广大社会力量的帮助与关怀。
三是转变监管思路,激发内在动力。让社矫人员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施活动,有利于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回归社会。社区服务的范围由福利院等相对封闭的环境走向开放社会,让社矫人员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社会公益建设,提升了社矫人员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矫正教育质量。
附件下载: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