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法常态化。结合大运会期间开展提升公民法律素质活动,建立普法工作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在大运会期间,加大普法力度,以“法律四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为主旋律,将大运期间的法律援助、调解工作作为普法工作的风向标,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普法计划,使普法常态化。(二)普法专项化。结合迎大运提升市容市貌行动,开展清洁法制宣传栏专项行动,及时更新宣传挂图,营造法治大运氛围;依托社区图书馆,加大社区普法资料的投放力度,居民由“被动学法”到“主动学法”;配合社区“两委”换届,加强政治性、政策性和法规性的宣传,为选举工作提供扎实的法律保障;开展劳动保障专项普法宣传活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普法专业化。打响专业法律服务品牌,以资深律师和专业法官为主体,推进“律师进社区”和“法官进社区”服务,建立一支由65人组成的社区普法队伍,确保普法工作专人抓、专人管、专人干。(四)普法人性化。主动送法上门,为社会居民排忧解难,重点深入社区、企业、市场等人群聚居区,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街道司法所、社区工作站主动与挂点律师联系,深入企业(工厂)、学校、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各相关科室、社区及企业利用就业培训、上岗培训、工作联系、管理服务等多种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附件下载: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