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我市七项措施全力推动法治城市建设

来源: 日期:2011-02-18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2010年,我市先后推出七项举措,全力推进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果,据第三方调查机构调查显示,目前市民对我市法治环境建设的满意度为80.67%,标志着我市法治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是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抓好“试点”建设。先后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意见》等系列创建标准,使法治城市创建的内容具体而清晰。同时扎实推进福田区、新安街道和东和社区等7个创建工作试点工作,宝安区获评首批“全国法治县(市 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二是抓住“法治文化”、“法治惠民工程”两个“着力点”。全力抓好法治文化的内容、载体和队伍建设,尤其是法治文化载体建设取得较大发展,龙岗区青少年法制教育馆正式启用,南山区法院法律文化博物馆、盐田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正在加紧建设中。法治惠民工程初显成效,通过抓好综合治理,我市公众安全感率达91.3%,居全省第二;建立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67个,全市法律援助实现了“一小时服务圈”。

  三是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青春大运·法治同行”为主题,面向全国征集法制宣传公益广告作品;开展 “大运、奥运与知识产权”等宣传活动。

  四是系统总结深圳30年法治建设经验。经过广泛征集、专家讨论、社会评审和专家评审等严格程序评选出“深圳经济特区30年十大法治事件”,全面回顾了特区30年来我市民主法治建设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30年来我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影响深远。

  五是集聚国内一流专家智慧,谋划深圳法治未来。举办“法治深圳·现实与未来”高端论坛,邀请马怀德、周旺生等国内法学专家和本市法制部门的主要领导,围绕法治深圳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共同谋划深圳建设法治城市的路径和方式。

  六是搭建法治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深圳法治》、《深圳依法治市动态》和“深圳法治网”作用,推进信息公开;拓宽法治传播载体建设,打造《法官说法》、《法律服务》、《税收新周刊》、《法观天下》等品牌栏目;以专业性、互动性、公益性为宗旨的“深圳市公民法律大讲堂”迄今累计举办48期;以“发展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城市”为主题的第五届“法制大观园”,吸引了5万多群众参与,成为市民汲取法律知识的乐园。

  七是加大检查考核力度,检验“五五”普法成果。组成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的5个检查组对全市“五五”普法进行考核验收,检验我市“五五”普法成果。从检查情况看,各单位、各部门对“五五”普法工作高度重视,普法成效突出,各类对象的法律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广东省“五五”普法考核组充分肯定我市“五五”普法成绩,认为我市普法工作“认识深、保障足、措施强、创新多、成效大,走在了全省前列”。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