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教人员在劳教场所从事习艺性生产,使之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并从中学到一定的技能,是劳教场所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部分劳教人员借口身体疾病等原因,逃避劳动,消极怠工,恶意欠产。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生产方面的问题,但往深层次思考,则是管理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随着欠产人员的增多,大队不仅完不成生产任务,还会导致挫伤完成任务的劳教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并给其他劳教人员产生场所拿他没办法的错觉,从而影响到所规队纪的贯彻执行,影响大队的安全稳定。本人认为,采取以下五项措施,可以较好地解决学员欠产的问题。
一是批评教育,使其端正劳动态度。对恶意欠产的劳教人员,大队干警要及时找他们谈心,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明确有关法律、法规及纪律要求,端正他们的劳动态度,从思想上能够接受劳动任务的安排。
二是强制补产,断其偷懒念头。对恶意欠产的劳教人员,车间干警要利用中午和晚上9:30以前的时间,集中组织他们进行补产,打消他们完不完成任务反正到点下班的念头;每天可安排完成生产任务的劳教人员提前回房休息、娱乐,让欠产人员产生动力;利用周末时间,安排一些简单的、轻松的项目,在自愿的前提下,组织欠产人员补产,让他们有机会把欠产任务补上,不致因越欠越多而丧失赶、超正常产量的信心。
三是灵活调整,给以信心。车间干警要深入了解情况,根据生产项目的难易程度、交货日期的松紧程度以及劳教人员个体的差异情况,适时、灵活地调整劳教人员的劳动岗位和劳动任务,发挥他们的长处,用好他们的短处,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能够完成生产任务,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去掉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四是区别处置,奖勤罚懒。可根据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在处置上予以区别对待。如打亲情电话、会见、购物、加菜、工资、奖分等,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整体提高。
五是严肃纪律,以儆效尤。对个别屡教不改,恶意欠产、逃避劳动、消极怠工、表现很差、影响较坏的劳教人员,要报上级有关部门,该延期就延期,该降级就降级,达到杀一儆百,教育大众的目的。
附件下载: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