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劳教所以全省劳教(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为抓手,紧紧围绕“七无”安全工作目标,集中精力抓住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集中力量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难点、焦点和关键点,有效提高场所安全工作的质量水平。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以提高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场所中心工作、政工纪检工作、管教生卫工作、生产财务工作、行政后勤工作5个方向入手,组织中层干部开展专项工作调研,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推动场所安全工作稳步向前发展。二是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标准。针对“七无”安全工作要求,结合当前开展的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检查验收工作,不断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标准,深挖潜在的和隐性的安全隐患,防止小隐患导致大事故的发生。三是狠抓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事故的预防处置工作。针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病患者多、危重病人多、传染性病人多、带病入所者多的“四多”问题,严把入所体检关,严禁体检不合格者收容入所。对危重病患者及时办理所外就医,畅通出口。加大日常巡诊力度,切实贯彻落实疾病预防“三级预警”和主动救治医疗模式,发现病情及时处置,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四是强化应急处置实战能力。针对场所满员收押、劳教(强戒)人员成分复杂、地域性和同案性现象增多的实际情况,重点强化防骚乱、防人质劫持、防脱逃等项目的应急演练,努力提高民警应急处置实战能力。五是科学合理开展收容收戒工作。将场所实际收容情况以及目前安全工作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以专项报告的形式上报省政法委、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努力争取上级机关和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停止大规模收容工作,放缓收容速度,避免超员收容收戒对场所安全产生的威胁,为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六是积极开展诊断评估工作。严格按照《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大力开展“阳光评估工程”,及时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宣传解读诊断评估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具体内容,将诊断评估方法、标准、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公开公示,探索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诊断评估机制。七是提高舆情管控引导处置能力。建立新闻发言人和网评网管联络员队伍,及时挖掘树立民警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和场所戒毒工作的亮点,积极引导舆论导向,加大场所的正面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场所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努力创造有利于场所安全工作开展的舆论环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