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劳教所着力推进“四项工程”,增强解教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是实施“培训基地工程”以增强劳动技能。加强与市劳动部门的合作,采取联合办班的形式,对劳教(强戒)人员广泛开展实用性强、市场需求广的职业技培教育;引入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学习难度和体力强度的生产项目,强化劳教生产的帮教功能,提高解教后的社会生存能力;加强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向企业推荐优秀解教人员,拓宽解教人员的求职应聘渠道。二是实施“人格塑造工程”以巩固生活信心。加强干警心理知识的学习掌握,夯实心理矫治工作基础;加强与深大心理系的合作,重点开展心理脱瘾矫治课题研究,探索巩固戒毒信心、增强拒毒能力的新方法;围绕“首要标准”,开展教育矫治,通过拓展训练、承诺签订、文化讲坛、社会帮教等教育形式,在所内营造积极、和谐、守法、尽责的学习改造氛围,增强劳教(强戒)人员的社会适应信心。三是实施“综合配套工程”以优化回归环境。加强与社会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联系,定期邀请劳动部门专家来所开办专题讲座,提供有指导价值的市场就业信息;加强与社区和劳教(强戒)人员家属的合作,改善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家庭和社区环境;建立就业指导工作制度,对临解教人员的求职应聘、个人创业、社会适应进行专题培训和辅导;搜集解教人员成功就业、创业的个案,为劳教(强戒)人员的社会回归提供参考。四是实施“后续支持工程”以巩固教育成果。根据临解教人员的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与管教干警结成“一对一”帮教对子,建立长期联系;干警对解教人员进行跟踪帮教,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对其加油鼓劲、提供咨询,帮助完成职业规划,进一步巩固教育矫治成果,并为场所的教育矫治工作创新搜集信息、积累素材。
附件下载: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