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坏了,我们得修;人走了歪路,我们就得帮!”这一句话的前半段,描述的是刘建南18年军旅生涯,而后半句,则是他在深圳监狱近15年的工作写照。
刘建南,现任深圳监狱第七监区四级高级警长,2008年2月,他转业到深圳监狱,从老兵到新警,再到如今的教育改造能手。“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把细节做到极致。”这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人生信条,推动他兢兢业业工作,两次荣获深圳市司法局优秀共产党员,三次因年度考核优秀获得深圳市司法局嘉奖。
在军营,他是优秀的机械维修工程师
“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句话,是18岁的刘建南入伍报到当天,作为老党员的父亲对他的反复叮咛,直至今日,还经常在他脑海里浮现。
在部队,凭着好学肯干的劲头,刘建南被分配到了机械修理班。刚开始只是跟着老师傅做些简单的活儿,但他不曾放弃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我国强军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刘建南也在部队装备的不断更迭中,从普通战士成长为优秀的机械维修工程师。由于每次在日常检修中,刘建南总是比别人多看一眼,在部队得了个“留一眼”的外号。“我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也许就是你工作中的多看一眼,多用心几分,就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对我们的战士,就多一分保护。”
在监狱,他是灵魂重塑工程师
2008年,脱下了迷彩服,穿上了警服,刘建南把这份对工作的细致和热忱带到了深圳监狱。
“无论是机械维修,还是教育改造,都离不开‘用心’二字。”作为一名管教员,刘建南从每一次谈心谈话做起,深入了解服刑人员动态,全盘理清改造脉络,用自己的耐心赢得服刑人员的信任。
让刘建南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服刑人员龚某。2010年,年仅20岁的龚某因犯抢劫罪被判7年6个月刑期。彼时年少气盛的他,入监以来,依旧保持着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作风,多次因与同改吵架、消极怠工、不爱护公共卫生等问题而被记16次违纪扣分,也因此一直以来得不到减刑的机会。面对有点自暴自弃的龚某,刘建南始终没有放弃。“零件坏了,我们得修;人走了歪路,我们就得帮!”为此,刘建南一次又一次地找到龚某谈话,既对他的犯错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同时也以旁观者的角度,苦口婆心引导他换位思考,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意识纠正。在谈话中,刘建南也了解到,龚某的哥哥始终对弟弟关心关怀,通过亲情帮教的方式,推动龚某积极投身改造,并争取到了两次减刑的机会。在临释前,龚某特地报告找到了刘建南,只为说一句“刘队,谢谢您!”以此感谢他这些年来的耐心教育,坚持不放弃,让他感受到温暖,并学会做更好的自己。
近15年来,对刘建南表达感激之情的服刑人员远不止龚某。刑释人员吴某亦是其中之一。去年,吴某辗转电话联系到了刘建南,已是珠海市一家装修公司老板的他,由衷地对刘建南表达了感谢。服刑期间,吴某在生产车间经历了“三起三落”,在这个过程中,在刘建南的教育引导下,他逐渐认识到了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不断成长蜕变,更加积极投入改造,最终获得减刑出监。
监区里的另类家长
兴许是在监狱里看过太多因为缺乏家庭关爱而走上歧途的年轻人,刘建南对女儿成长的陪伴格外上心。转业以后,工作之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家人。
然而,难免总有遗憾的时候。去年,刘建南的女儿要高考了,但是因监所的防疫需要,他几乎一个月都见不到女儿一次。就在女儿填报志愿的那几天,正巧遇上他封闭备勤。即便如此,刘建南还是婉拒了监区为他调整执勤时间的安排。
“这种时候,别给组织添麻烦了。”紧接着,收拾好东西进到了封闭备勤区,进来的时候,还捎带了一本厚厚的志愿填报指南,工作之余,他每天用手机翻查对比各大高校的专业和历年分数,遇到不明白的还总爱找些年轻人交流,弄透了再电话跟女儿沟通,光是填报志愿他记的笔记,就有密密麻麻小半本。“孩子高考碰上疫情,我能为防疫去做些事情,其实这也是给孩子树了一个榜样,得让她明白,一个成年人无论何时,她最大的骄傲,都是被国家需要。”
刘建南的这一套言传身教模式,也带到了监区里。“我觉得我们管教干警,就像是服刑人员的家长,同样需要做一个榜样。”刘建南说,只有自己处事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了,自己的言行才能影响监区的每一位服刑人员。
“把细节做到极致”,刘建南也的确做到了,服刑人员王某向来性格比较稳重,一直也没怎么让管教民警操心,但刘建南还是发现他情绪比平常低落了一点。这天晚上,刚接班的刘建南忙完了手上的活儿,也没到晚休的时间。于是,他就一个一个地找服刑人员谈心谈话,轮到王某时,他这才吐露了心声。原来,王某的哥哥近日来信,其70来岁的老母亲近日病倒住院了。想到自己因犯错入狱,家里有事半点忙也帮不上,不知道母亲身体如何,心里难免焦虑不安。为打消王某的顾虑,刘建南通过申请安排王某与妻子通话,得知母亲病情已经好转,王某才彻底放下心来。
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能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这也许就是刘建南给每一位服刑人员最好的管教方式吧!
文章来源:深圳政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