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乡村有一间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这里大部分学生都是难缠的问题少年,他们捉弄老师,偷东西,抽烟,欺负弱小……所有人都觉得这群学生无可救药。直到有一天,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这里,他组建合唱团,用音乐重新点燃孩子心底本有的善良与纯净,对孩子们来说,马修就像一道照亮黑夜的光。
在深圳监狱,也有这么一位“马修”。她叫周颖,是深圳监狱矫正与刑务办公室的二级警员,二级心理咨询师。更多时候,她是一位可以信赖的知心姐姐,她联合筹办并担任指导员的正航管乐队,让许许多多服刑人员重新找到了希望。
音乐飘扬让高墙内充满温暖
“如今,我也渐渐成长,对未来、对梦想充满希望,这一切的改变都因为曾经在乐队所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19 年春节前,周颖收到一封信。来信的人叫方某,经过7年的监狱改造,他即将回归社会,而在出狱前,他最想感谢的人是周颖。
方某在正航管乐队中待了3年,在管乐队中负责圆号演奏。“说实话,他不是乐队里最出色的人,我自己不认为对他有多关注,我觉得我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想到会对他影响这么大。”周颖说。当时,恰逢监狱的春节晚会,方某还毛遂自荐上台自弹自唱了一首歌,与台下的服刑人员共同分享他对监狱改造的感恩之心。
像方某这样从深圳监狱正航管乐队走出去的服刑人员还有很多,在每一年服刑人员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他们都有人愿意回到监狱,向监狱的服刑人员讲述自己的改造经历,传递积极改造的正能量。“音乐对人的影响真的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他们能够直面自己的过去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的内心比我们都要强大。”周颖说。15 年来,正航管乐队代表监狱参加文艺汇演、接待演出等共计1000余场次,累计培训服刑人员乐手1200余名,其中152人次陆续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音乐等级证书。
▲工作中的周颖
“他们因为犯了错来到监狱,这是他们应该承受的惩罚,但这不代表他们的权利就不值得我们尊重。”谈到自己被管乐队服刑人员所喜爱,周颖思考片刻后表示。在平常的乐队排练时,她会把心理学专业的知识融入到音乐中,以平等的姿态跟他们交流,去激发他们内心的积极与善意。
今年3月,周颖调到监狱罪犯改造评估中心专职做罪犯心理研究。正航管乐队的服刑人员知道后,互相打听关心周颖警官的情况,还有乐队成员抱怨道:“你们不要找周警官了,她已经不要我们了。”对此,周颖欣慰地说:“这也许就是他们对我工作的认可吧。”
用爱帮助山区孩子上学
多年的监狱工作经验,让周颖深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有数据显示,服刑人员中有85%的人是初中以下学历,犯罪率与受教育率成反比。”周颖说,正因为如此,她始终相信教育是最好的慈善。
2010年,周颖在某义工网站上看到一些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信息,其中一张照片吸引了她。“一个小男孩子坐在教室里,我一看就被感动了,觉得他的眼神中有对知识的渴求。”就这样的“一眼之缘”,周颖开始资助起这位名叫阿成的少年。在后续的了解中,周颖得知,阿成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家庭年收入仅2000元。阿成完成义务教育后,家里便再也无法支付他的高中学费,为了能继续读书,阿成才发起了求助。
“其实当时作出助学决定时,并没有考虑太多未来的东西。只因我的工作看到太多因不知法不懂法而身陷囹圄的少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初中辍学后外出务工,最终误入歧途。所以,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至少让阿成读完高中,懂得多一点知识和道理,不走上犯罪的道路。”周颖说。在随后的三年里,周颖都给阿成定期汇去学费,还不定期打电话询问阿成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的现状和困难。
2014年,阿成以所在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取北京大学,他的故事也在深圳监狱警队中散开,越来越多的监狱警察主动加入多周颖的助学活动中。2015年,由深圳监狱警察组成的“正航爱心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 , 如今,这支队伍已经有50多人,仍然每年在坚持着给大凉山的孩子送去一份爱心。
对于周颖来说,在工作上,她用自己的专业、用音乐去感化那些犯过错的人,帮助他们重回社会;在生活上,她又用自己的爱心,让山区孩子通过教育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的大爱与社会责任感,是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对社会最好的回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