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警官,谢谢你!”2002 年,服刑人员林某“扑通”一声跪在高楷东面前,感谢他帮自己更正统计出错的劳动工效。这一跪,深深触动了刚到深圳监狱工作两年的高楷东。
“工效错了,我帮他修改,这件事对我来说只是很普通的一次公正执法,我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后来,高楷东才知道,林某与妻子约定当年要回家过年,如果工效出了问题,他就无法在年前出狱。
“经过这件事,我深刻认识到一次用心的对待、公正的执法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从那以后,高楷东不断创新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工作方法,先后获得“司法部全国监狱人民警察岗位练兵先进个人”“司法厅岗位能手”“广东监狱系统优秀青年警察”等荣誉称号。
以“文”化人 成为服刑人员的心灵守护者
2000年,刚从警校毕业的高楷东来到深圳监狱。入职前几年,他一直是监狱里最年轻的警察,但在监区管教业务上早已是行家里手。对于这几年的进步,高楷东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勤学。
记得刚来时,因为不懂业务,他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不气馁,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很快掌握了管教业务。在坚持不懈地学习与实践应用中,他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曾凭借着法律专业背景,发现判决书适用法律不当,为两名罪犯摘下“累犯”的帽子,保障了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在心理矫治逐渐成为改造罪犯重要手段的今天,他刻苦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成为监狱心理矫治专业人才。从分监区长、监区干事、副监区长,到狱政科副科长、监区教导员,再到如今的指挥中心副主任,高楷东平均每一年半便调整一次工作岗位,这让他对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文”化人,是高楷东在教育改造中的重点工作。最初让高楷东意识到文化生活对服刑人员改造工作的重要性,源于监区的某次文艺晚会。当时,高楷东分管监区的服刑人员们自导自演了一个名为“老母亲”的情景剧,讲述老母亲到监狱探望正在服刑的儿子,两人之间发生一系列对话的故事。
“晚会开始前,我们有很多次彩排,我发现不管演多少次,台下的服刑人员都会泪流满面,这应该是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了。”高楷东说。于是,他开始尝试一系列教育改造辅助活动,打造了电声乐队、醒狮队、合唱团、绘画、书法等监区文化品牌,并成功塑造多个服刑人员改造典型。
勤练毛笔字 成为景泰蓝工艺画专家的徒弟
服刑人员小林就是其中一个典型。2009年,刚满 18 岁的小林因抢劫罪被判处十四年有期徒刑。刚到监狱时,小林发现自己年龄最小,刑期却比绝大多数服刑人员都长,郁郁寡欢,悲观厌世。2015年,小林来到高楷东分管的监区,高楷东很快注意到这个问题,主动找到小林进行开导。在他的教育和帮助下,小林加入监区组织的“书法兴趣小组”,开始学习写毛笔字。
“他很聪明,也很努力,每天要花五六个小时练字。”高楷东回忆。为了让小林充分发挥特长,高楷东将小林的书法带回家,拿给书法和篆刻爱好者妻子看,再将妻子的意见带给小林。此外,他还从家里带了许多书法和篆刻类的书籍送给小林学习。“练了一年多,小林就拿了监狱书法比赛一等奖,2018 年连篆刻都拿了一等奖。”高楷东感慨道,“如果这么聪明的人不改造好,回归社会后将是一颗‘定时炸弹’,所幸他从兴趣小组中找到生活的希望,真真正正想要开始新的生活。”后来,小林刑满释放,凭借他在狱中的篆刻学习成果,成为一名景泰蓝工艺画专家的徒弟,顺利回归社会。
像小林这样的服刑人员,深圳监狱还有很多。他们在高楷东提倡的以 “文 “化人的教育改造理念下重燃希望,不仅重新回到社会,还作为典型回到深圳监狱演讲,激励着许许多多的服刑人员。
▲高楷东指导服刑人员学习。
创新方法 打造服刑人员改造评估工作新格局
在深圳监狱的每个牢房门口,都挂着一张《情绪晴雨表》,上面有高兴、愤怒、伤心等情绪可供选择。每天,服刑人员将自己的心情记录在《晴雨表》上,狱警们根据他们的情绪表,进行适当的干预。这张《情绪晴雨表》,正是高楷东的创新工作之一。
“服刑人员很多,我们难以了解每个人的心态变化,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形成一个互动机制,了解他们的诉求。”高楷东说,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与改造工作息息相关,《晴雨表》的数据能有效改进狱警们的工作,不仅拓宽了异常狱情的收集途径,也使服刑人员的思想情绪问题得以及时疏导,大大降低了狱内的监管隐患。此外,高楷东还牵头推进 “四个重点 “管理平台、智能语音谈话系统等司法云平台 APP 的开发和运用,提高了警察日常工作的效率,实现监管改造关键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2019 年,深圳监狱组建监狱指挥中心,高楷东担任监狱改造评估中心的负责人。“监狱的工作,不仅仅是说把人看好不出事就行,而是把工作融入到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去,减少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不稳定因素,减少重复犯罪率。”高楷东表示,实现评估矫治一体化,为罪犯回归社会后的安置帮教、对社会的危险性把握打下基础是他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为此,他在深入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罪犯评估矫治工作的认识,透过借鉴外地经验,首创了评估矫正一体化模式。同时,他组建的“暴力再犯危险性评估方法”课题研究组在危险性评估理论研究领域开拓了新的思路和内容,两篇研究成果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课题已成功申请了国家青年自然基金项目。
“作为一名监狱警察,我们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把服刑人员改造好。从我们这里出去的人,多一个好人,社会上就少一个坏人,也算是为社会治理作出贡献了。”高楷东表示,这是他坚守岗位的意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