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务长,洗菜的篮子坏了”“司务长,炉子点不着了”“司务长,送饭的车出问题了”……每天,在深圳监狱专管服刑人员伙食的“中央伙房”,司务长赵学东的耳边都充斥着此起彼伏的问题,琐碎却又必须即刻解决。他的对讲机从早到晚很少停过。直到服刑人员的一日三餐安全到位,他才能松一口气。这样忙忙碌碌的日子,赵学东已经忙活了两年多。
从伙房门外汉到厨房行家里手
来深圳监狱之前,赵学东是一名有着25年兵龄的军人,主要负责作战训练,每天脑子里想的是“兵要怎么练”。转业到深圳监狱之后,赵学东每天负责一日三餐。工作内容面临挑战不说,心理上的落差更让人难受。赵学东一度情绪很低落,但军人的担当与责任感,让他迅速调整好自己,毅然挑起担子。
接手司务长一职以来,赵学东最关注的事儿就是食品安全,这也是他压力最大的地方。为此,赵学东每天在单位验收食材后,自己还要再看看,肉菜有没有质量问题,新不新鲜,甚至是不是当季菜都会留意。“以前去菜市场买菜,只会看菜叶子有没有发黄,其他啥也不懂。”赵学东幽默地说,“现在买菜比我老婆还厉害。”他还特别关注市场上的食品安全动态。一听说哪里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他马上和供应商联系,提醒其注意。
“除了安全问题,还要考虑一日三餐的营养、大家的口味,以及不要浪费。”赵学东说。为此,赵学东在监狱开展调查问卷,让服刑人员选择自己喜欢吃的菜品,据此进行统筹安排,尽可能让服刑人员吃上喜欢的菜品。据悉,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深圳监狱目前已经推出20多个新菜品。
此外,赵学东还根据不同监区的实际需求量分配伙食,尽量避免浪费或者不够吃的情况。在领导的支持下,赵学东还通过优化菜单,精打细算,让深圳监狱每位服刑人员每天早餐都能吃上鸡蛋。“伙房的资金没变,但菜品更丰富,营养更均衡。”
伸出援手让服刑人员家庭走出疾病泥潭
身为伙房“大总管”,赵学东手底下还有50多名特殊的“伙夫”——服刑人员。面对这群特殊的厨师,他严格管理的时候真诚以待,“做好工作需要团队的力量。”
刚任司务长不久,赵学东发现一位“伙夫”苏某情绪特别低落。一打听,原来苏某在广西老家的小儿子得了一种“怪病”,一吃饭就呕吐,家人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钱花光了,但病仍没治好。一筹莫展的苏某和家人陷入了绝望。
得知情况后,赵学东马上联系广西的医生战友寻求帮助。战友听说后,也非常给力,帮助减免费用并安排到当地一家医院就医。后经过治疗,孩子很快康复。期间,赵学东还专程去广西和战友一起看望苏某家人。
苏某的事情传开后,大家都打心里服赵学东。“遇上了,有能力就尽量相帮。”在深圳监狱,像赵学东这样的转业军人还有很多。“不管是军人,还是转业到了监狱,我都相信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想做好的工作。”赵学东说,在深圳监狱工作是人生的另一个开始,他会为之付出最大的热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