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月1日,深圳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施行已两年半时间。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作为这一革新制度的践行者,为解决行政案件“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创新方法,在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同时放开行政审判法官的手脚,让他们超脱办案,让百姓进一步建立起对司法审判的信任。
这项耀眼的改革举措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行政审判法官们。而盐田法院行政庭庭长封文智,就是立于改革潮头的先行者,她率领全庭人员适应案件数量激增、队伍新、法官少的新形势、新变化,为改革殚精竭虑。
封文智,广东湛江人,现任盐田法院审委会委员、行政庭庭长、国家一级法官。曾荣获“盐田区优秀共产党员”“盐田区优秀公务员”等称号,2011年和2015年荣立全市法院个人三等功,2012年被评为全市法院第四届优秀法官。
内心温暖 为办案学客家话
1992年,封文智毕业于深圳大学法律系,“其实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最初是想让我学医,那时候很懵懂,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多规划,也是机缘巧合,就学习了法律。”封文智希望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处,便选择了专业性很强的法院。
封文智考入罗湖区人民法院担任经济庭书记员,“书记员的工作很全面,送达、开庭、调查、调解全程都要参与,所以那几年对自己归纳总结能力、案件的把握能力有很大提升。”
2000年,封文智因工作调动,来到盐田法院工作。初到盐田法院的封文智,很快遇到的第一难题——不会说客家方言。为了拉近与当地村民的距离,封文智在工作之余,苦练客家话,从听不懂到可以用客家话同当地村民沟通,封文智的为民之心,体现在类似的每一件小事上,也映在每一个当事人眼中。
近期,封文智承办了一起29名原告要求某办事处支付生态补助款的58宗系列案件,原告全部都是当地村民,苦学的客家话再一次派上了用场。在协调过程中,她几方奔走,去到每一户村民家中耐心沟通,“说客家话为了让他们感觉到亲切,也更加信任法官、信任法律,”封文智说。
她的努力没有被辜负,在双方良好、平等的沟通后,村民们消除了抵触心理,坦诚以待,目前该系列案件中,13名原告的26宗案件已成功调解。
“当地村民担心搬迁后自己没有谋生技能,生活困难,我把村民的担忧转达给当地政府,希望政府能为其提供一些职业培训和就业岗位,虽然这不是法官的审判职责,但为了让这些村民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愿意努力再做案外协调工作,”封文智说道。
“行政案件有其特殊性,我希望能用一个行政案件规范一系列行政行为,提高政府服务百姓的能力。”封文智说,这才是行政审判的目标。
不偏不倚 温柔的“铁娘子”
交谈中的封文智轻声细语、言语温和,足以看出她性格温柔,待人谦和,但站在审判台上的她,不偏不倚、铁面无私,对待恶意诉讼毫不留情。
2015年10月10日,原告淡某通过电子邮件向被告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委员会龙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称,其10月7日在被投诉超市购买到“过期面条”,要求龙岗食药局对超市的违法行为给予处罚,并对其给予奖励。
龙岗食药局通过全面的现场检查、调取被投诉商品资料、产品合格文件、进销存记录等一系列资料分析后认定:超市销售过期食品的违法事实不成立,作出了销案处理的决定。淡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封文智担任审判长审理该案。
——“淡某,你的住所离超市有多远距离?”法庭上,封文智问淡某。
——“半个多小时车程。”淡某回答称。
这句话让敏锐细腻的封文智感觉到该案背后没那么简单!
封文智为查明案件事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根据庭审情况查明,龙岗食药局于2015年10月15日立案,当日即对超市进行现场检查,并没有发现被投诉产品有在销售。
而从龙岗食药局提供的超市全国销售系统进销存记录、商品保证期管理速查表等证据来看,涉案商品在2015年9月25日已销售完毕,库存显示为0,而淡某在2015年10月7日购买涉案商品后,该销售系统显示率商品的库存为-1。可见淡某在超市所购买的“过期面条”来历不明,既不能确定淡某所购“过期面条”为超市当时在售的产品,也不能排除该商品从场外带入商场后再付款带出的可能性。
封文智再结合淡某称坐车半小时到超市仅购买一包面条,还曾乘车约半个小时到该超市其他分店仅购买一包过期面包,每次都能精准地买到过期食品,就此判断其行为明显不符合日常生活逻辑和合理性,最终认定龙岗食药局作出的处理决定程序合法、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淡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了原判。
“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职业举报人’,对商家有一定的监督促进作用,但是对这类恶意诉讼行为也绝不能放纵。”封文智说道。
秉公办案 树立司法权威
依法支持合法行政行为、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平衡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行政审判的神圣职责,离不开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
2017年6月15日,福田区人民检察院诉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对某部队占用生态线内用地不履行监管职责的公益诉讼案件在盐田法院开庭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全国50余个省市检察院旁听庭审,这宗社会影响广、审理压力大的案件,由封文智担任审判长。在“高压”环境下,封文智理性、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严格从法律出发,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终确认市城管局行为违法,而市城管局也在诉讼期间积极履职,及时督促该部队整改复绿。
“公益诉讼涉及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对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现在行政机关也越来越支持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在监督、建议方面的作用。”封文智说,近两年能切身感受到行政机关,对行政诉讼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
2015年全市基层法院及中级人民法院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82人/次,2016年增长至116人/次,2017年已达262人/次。
封文智说:“有时候当事人起诉也只是为了‘一口气’,而行政审判就是为老百姓舒缓这‘一口气’,为行政机关更好地为民服务。”
2017年初的深圳,冬日的阳光洒满特区大地,在盐田法院大厅,一群当事人兴高采烈地手捧着锦旗,旗面金字绣着:“伸张正义,为民解忧”。
带头的男子连声说道:“封法官,我代表公司全体同仁感谢您为我们主持公道,公司追讨多年的几十万元押金终于可以拿回来了。”
原来,早在2004年,该案当事人利保义公司在福田区保税局缴纳环保墙体、水泥押金70多万元开展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福田区保税局被撤并,该公司申请退还押金但找不到受理部门,无奈之下,利保义公司便诉至法院。
“其实过去十多年了,起诉期限也过了,但不能让当事人维权无门,我想实质性的化解纠纷。”封文智说道。
封文智为此奔走各方,到福田区政府组织多家行政机关召开协调会,会上确定由市住建局受理退款申请。最终,利保义公司撤诉,备齐申请资料后领取到了久违的70多万元押金。
穿上法袍的封文智眼神坚毅、专业严谨,脱下法袍的她,喜欢养花、运动、看书、摄影,她热情地邀请记者看她的摄影作品,那是一幅意境悠远、简单的风景照,照片中的小船驶向远方,远方的小河宽敞明亮。
(转自民主与法制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