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法群英榜

胡支东:“三心民警”唤醒迷途羔羊

来源: 日期:2017-07-21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投身基层生产管教工作十四个春秋。面对高墙内的瘾君子时,胡支东既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也是“精神导师”,用自己的诚心、耐心、爱心挽救了一个又一个“迷途羔羊”,被同事亲切的称为“三心民警”。

  自小志愿当民警  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

  胡支东是湖南人,从小就有一份执念,要么当兵,要么当警察。高考时因错过体检,没能如愿进入军校,进入一所理工科大学学建筑,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建筑工程师。

  2002年,他看到深圳公务员考试招建筑专业,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如愿考上司法警察进入当时的第一劳教所工作。入职后,他每天面对着因各种违法违纪问题来到这里的“学员”,很多人进来后,均选择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生活态度。胡支东在和他们朝夕相处中,将真情融入了执法过程,用诚挚和爱心不断感化他们,让他们对生活燃起希望。

  2013年,第一劳教所转型为第一强戒所。胡支东作为一名资深管教,每当有新的生产项目上线,他总是第一时间投入到新生产线调配中,最先掌握动作技巧,再一步步教会学员操作;他还在生产过程不断地简化步骤、修正错误、严管质量,及时与厂方沟通,提高习艺劳动效率。

  同事陈克光这样评价胡支东:“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没有下班和节假日的概念,不是在给学员做思想工作,就是在学员宿舍、生产车间来回巡查”。参加工作10多年来,胡支东几乎就没有按点下过班,也记不得多少次在睡梦中被紧急呼叫回到工作场所,多少次放弃休息时间参与场所安保。

  用真心和关怀  挽救“多进宫”瘾君子

  多年的戒毒工作,让胡支东意识到挽救学员不能急于一时,不仅要用法律知识教育他们,还需要有心理学知识与他们斗智斗勇。遇到“刺头”戒毒学员不能急躁,要从生活和工作多方面关心了解他们,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用真心和关怀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思想观。

  记得在2015年,胡支东管理过一位“多进宫”的瘾君子老辉。老辉大概45岁左右的年纪,来自湖南,因长期吸毒,思想偏激,曾在湖南戒毒所戒了两次。后来他想到深圳发展,可来深圳不久因吸毒被警察抓住,生理脱毒后送到了第一强戒所。

  在戒毒所里,老辉常常不听从民警指挥,还使用攻击性的语言顶撞民警。有很多次,他还被发现在宿舍偷窃其他学员的物品。面对着“刺头”老辉,胡支东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决定对他量身制定一套可实施的计划。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辉,胡支东从多方面了解老辉的个人情况,得知老辉性格孤僻,不喜和他人交流,而且家里也不给他生活费。因为没有钱花,所以他经常小偷小摸拿别人东西。

  胡支东决定采用激励的方式,让老辉改掉小偷小摸的毛病,只要他每天完成工作量很好,积累到一定成绩就给予物质奖励。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老辉的干劲,此后再也没有偷东西了。

  此外,胡支东每天都给老辉订个小目标,希望每天有一点点改进。后来,在胡支东的耐心教导下,老辉的表现越来越好了,提早两个月出了戒毒所。

  学员因家庭变故自残  陪伴半个月助其走出低谷

  很多戒毒学员因为长期吸毒,不免出现心理问题,严重时有自残倾向。小廖就是这样一位瘾君子,被送入戒毒所后不久就变得精神恍惚,患上严重心理问题,还有自杀倾向。

  胡支东深入了解后得知,小廖刚来时表现还不错,因突然得知母亲病故的消息后,无法承受打击,整日里情绪低落,晚上也不休息,才出现了自伤自残的迹象。为了陪小廖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胡支东几乎每天都找他谈话,听他倾诉自己的烦闷。半个月后,小廖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以正常状态投入了康复矫治过程,如今他也提前走出了戒毒所。14年来,胡支东用自己过硬的法律知识和心灵的感化,唤醒了许许多多的学员,他也因此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在很多年轻的民警眼里,胡支东还是一位老大哥、好老师。工作经验丰富的他总喜欢帮助年轻人,很多同事私下都亲切地称他“老胡”。同事小郑说他入警5年来,是“胡哥”的言传身教,让他从一个稚嫩的高校毕业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民警察。

  都说警察是新时期最具奉献精神的英雄群体,为了心中的理想,总是不知疲倦地穿行春夏秋冬,这话拿来形容胡支东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在他的字典里写满了忠诚与奉献。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