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法群英榜

战“疫”日记|邹天强:坚守春天的到来

来源: 日期:2020-02-21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时间:2020年2月19日
  天气:晴
  日记主人:邹天强,深圳市司法局社矫处副处长
  庚子鼠年,始于一个不一样的春天,春风没有如期而至,取代春风的,是一场阴霾,夹带着病毒。我们带着使命,逆行而进,加入驱散阴霾、阻击病毒的防疫战。
  17年前“非典”肆虐,那时我是深圳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称"二所")一名刚入职不到一年的干警,数百干警捍卫二所,二所成了最安全的堡垒。那时候,病毒在外头,我在里头,与病毒未曾照面。17年后,新冠肺炎来袭,我又成了一名抗疫战士。与17年前不同,这次是在前方防控疫情,既是阻击战,也是遭遇战。
  2月18日,深圳市司法局《铿锵五人行》的报道一出,微信里问候的、鼓励的、担心的信息纷纷发来。我的家人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我抽至街道一线参加抗疫。朋友问我,到出现确诊病例的楼里面怕不怕?有的问我,怎么没戴护目镜要不要我给你寄一副?
  回顾当天入楼、入户安装医学观察隔离终端的行动,实话说当时并不怕,事后反思,那时的防护措施还是不够的,口罩和防护服都属非医护级别的,眼睛和脸都没有防护。新桥街道先后出现3个确诊病例, 3例都在同一小区,紧挨着的两栋楼。我们入楼的时候,只确诊了一例,几天不到又确诊了两例,说明我们当时进去的时候,存在一定的暴露风险,甚至可能与病毒擦肩而过。气溶胶也可能传播病毒的说法明确以后,我们进一步加强了防护,组长要求我们口罩一天两换,手套、帽子、护目镜必须戴,因为我们每天都走街串巷,进出各类卡口、场所,假如不慎感染,既给个人、家庭、接触的人员带来危险,也会使工作组、甚至街道办的工作带来瘫痪的风险。
  驻守街道一线十多天以来,我们的足迹遍及街道的社区、小区、厂区、园区,各类中心、场所、商铺、食堂、车间,帮助基层筑牢抗疫防线。在加强依法防疫、巩固物业防线、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进行防控、加强重点人管控、排查隐患、弥补漏洞等方面,我通过工作组向市里和街道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我们亲身感受到街道层面对于中央的防疫精神是领会到心、落实到位的,基层的充分动员能力、有效管控能力充分显示了举国体制的优越之处,这是打赢这场防疫战的必要条件,也是信心的重要来源。抗疫胜利在望,春天必将到来。
  随着防疫工作的推进,一级响应特殊状态的持续对经济的冲击日渐凸显。如何平衡防疫安全与企业复工的矛盾,是近日关注的重点。除了作政策层面的思考,提出改变目前复工审批的建议,我也注重解决个案的问题,特别是排查解决涉及国家战略、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的复工问题。如华为的重要供货商——华扬电子的复工问题,我们三访企业,持续跟进,为街道减轻审核负担,为企业解决复工难题。但是个案的解决,效果有限,惠及点有限。从政策面解决复工问题,才是最有效的途径。以新桥街道为例,新桥共有企业1.4万家,截至2月19日,新桥共有482家企业复工。在目前的审批制状态下,街道办经济科的人日以继夜地干,已经是效率的极限了。一方面,企业复工压力火烧眉睫,一方面,防疫措施层层加码,复工审批毫无放松。对于街道而言,一方面要确保安全,一方面又不能不顾及企业的生存压力,面临两难。对社会而言,防疫的安全与经济的压力,考量政府的智慧。
  抗疫的曙光已经绽现,但企业的寒潮还没退去。我们卡住了疫情的喉咽,就要开始设法为企业恢复元气,经济有元气,我们即将到来的春天才有生机。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