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公布2024年度广东省志愿服务最美最佳先进典型名单,深圳4名志愿者、2个志愿服务组织、6项志愿服务项目、3个志愿服务村(社区)入选,成果丰硕,充分展现了深圳打造“志愿者之城”的实践和创新,彰显了深圳“法治与爱”交融的城市温度。其中,深圳市青少年普法品牌“新雨计划”入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唯一入选项目,成为深圳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闪亮名片。
2014年,在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办指导下,福田区积极探索青少年普法教育新路径,由福田区司法局(区普法办)牵头联合福田区教育局、共青团福田区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策划推出青少年普法项目——“新雨计划”,旨在以法治课堂为沃土,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深耕十年铸品牌,普法“新雨”润童心】
“新雨计划”普法项目自推出以来,始终走在改革创新的前沿,着力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三个转变”:一是在教育理念上,推动从简单灌输法律知识向重点培养青少年法治观念、法治意识转变;二是在教学方式上,推动从刻板枯燥和碎片化学习向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常态化系统学习转变;三是在教学主体上,推动从相对分散单一向多元化、专业化转变。十年来,“新雨计划”逐步开创打造了“六个模式”,有“一个律师一个班”的福田模式、“律师+教师”线下合作的汶川模式、“律师+教师”互联网上合作授课的沪江模式、“律师下乡支教”兼职授课的春晓模式、“线下培训+线上辅导”学校教师授课的蓝山模式以及“线上公益律师+当地教师”协同教学的喀什模式。截至2024年底,“新雨计划”及其衍生品牌累计进入全国31个省超400个市、县(区)的2000多家中小学校,讲授近11万堂法治课,惠益师生逾450万人次。这场始于深圳的普法“新雨”,乘着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东风洒向全国各地,润物无声滋养新时代的青少年。
【汇聚资源齐发力,精准普法显实效】
“新雨计划”普法项目通过模式创新打破资源壁垒,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走深走实。该项目汇聚了律师、法官、检察官、高校法学专家等专业力量,并吸收了心理咨询师和教育专家,组成一支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团队,形成了“法律+心理+教育”的复合型服务模式。志愿服务团队采用“专业法律人士+学校教师协同授课”的授课模式,实施“法治辅导员驻校制”,除了走进校园开展普法活动,还通过线上平台录制普法微课,以“线上微课+线下授课”“定点服务+巡回宣讲”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普法教育全覆盖。志愿者们还特别注重结合青少年的成长和心理特点,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创新普法形式,让法律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并易于理解接受,促进青少年对法治建设可感可知。
【升级迭代谋远景,共绘普法新蓝图】
“八五”普法规划以来,“新雨计划”普法项目通过升级体系回应新时代需求,更通过价值引领培育未来守法公民,从最初单一的校园普法讲座,逐步发展出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法律知识竞赛、校园普法竞赛等沉浸式、体验式课堂教学,目前已开发了“宪法系列”“民法典系列”“规则系列”“校园安全系列”等精品普法课件,为青少年提供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法治课程。2022年“新雨计划”升级推出福田区“一班一员”校外法治辅导员项目,引入优秀普法志愿者担任校外法治辅导员,有效缓解了法治副校长人力不足问题。2023年,“新雨计划”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新疆喀什地区54所学校,为学生讲课,也为法治副校长和德育骨干老师进行专业培训。2024年推出“校园零零欺”反欺凌项目,为50所中小学3000余名教职工提供专业培训。2024年,“新雨计划”入选深圳法治政府建设典型案例,并被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向全省推广。
未来,在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办统筹指导下,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福田区司法局将进一步优化资源,培育专业青少年普法志愿者队伍,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普法”模式,开发更具互动性的普法产品,联合各职能单位和街道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实践教育,将“新雨计划”打造成为更具影响力的普法品牌,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为深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