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移动门户 广东省司法厅 深圳市司法局微信 深圳市司法局微博 数据开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我的主页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深圳建设 > 政府法制研究

【法治微研究第九期】深圳进一步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来源: 日期:2020-07-10 字号:[] 人工智能朗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深刻阐述了这一重要论断,再次重申了法治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推进深圳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行稳致远奋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19年12月23日,中国社科院等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显示,深圳法治环境指数得分居全国第一。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一是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深圳“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二是北京、上海作为世界银行评估中国营商环境的两大样本城市,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形成了很多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为深圳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参考借鉴。

  据此,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精神,建议深圳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先进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尽快出台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时之计,而是长久之策”,而制定出台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则是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长久之策,是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之举。2019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0年3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4月,上海市也出台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议深圳加快立法进度,尽快推动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

  (二)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涉及人大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公正司法、检查监督、法治社会、法律服务等多方面工作内容,涉及人大、政府相关单位、法院以及检察院等多个单位,需要各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才能实现效果最优。为此,2019年4月,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发起建立了全国首个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并印发了《关于建立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的意见》和《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实施细则》,旨在推动各方形成合力,为上海依法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2020年3月,为提升广州制度环境软实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广州市也组织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

  (三)研究制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导性文件。近年来,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地纷纷出台了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综合性文件。比如,上海连续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的1.0、2.0、3.0版改革方案,多维度、系统化、全方位地明确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与措施。再比如,2020年,深圳也印发了《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从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企业融资、法治保障等14个重点领域提出了210项具体改革举措,亮点纷呈。相关综合性文件的出台,对于推动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对相关综合性文件进行深入研究也发现,大部分文件更加注重于提升营商环境的便利化、国际化水平,直接与法治化相关的改革措施依然相对较少。各地有关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改革措施,一般由司法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单位自行制定和发布,在效力性、系统性、全面性等方面存在天然短板。此外,我们也注意到,江西、四川等地已经出台了有关优化法治化营商化境的专项行动方案,能为深圳研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参考。

  (四)持续提升深圳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离不开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深圳的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但本着精益求精原则,深圳的法治政府建设在营商环境领域,依然存在提升空间。比如,在行政执法方面,2019年3月,上海市司法局等出台了《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这是全国首个跨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也是上海市首份免罚清单。此后,上海市又相继推出了文化市场、生态环境领域两份免罚清单。再比如,在普法方面,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法宣办、市工商联联合成立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讲团,加强营商环境政策宣传,最大限度发挥法治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作用。再比如,在破产管理方面,全国已累计成立四十多家破产管理人协会,在拯救濒危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十项考核指标中,有三项(保护少数投资者、执行合同、破产办理)与司法密切相关。据此,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对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世界银行有关营商环境指标及国家、广东省、深圳市有关重要文件,优化营商司法环境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加强中小投资者权利保护。二是依法审理涉企案件,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三是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提升涉企案件审判效率,进一步完善破产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制。四是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深化司法信息公开,便利企业依法维权。

  (六)研究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化考核督察体系。目前有关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考核督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部署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含有营商环境法治化内容;二是由中央依法治国办牵头部署的“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对法治化营商环境予以考察;三是深圳市政府绩效考评中的“优化营商环境”项下含有对有关单位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考核评价;四是深圳市政府绩效考评中的“法治政府建设”项下含有营商环境指标。由此可见,全国上下对于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极为重视,相关评价督察也都将营商环境纳入其中。但同时,有关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考核督察机制也存在重复化、片面化、不成体系的情况,有必要予以研究优化。此外,建议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深圳近年来有关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和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并开展“回头看”工作,全面掌握有关改革措施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

  (七)探索发布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白皮书。“白皮书”是政府宣传的重要手段。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深圳曾发布过《2017年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状况》白皮书。为进一步宣传中国抗疫工作情况,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引来了多家外国媒体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深圳在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争创了多个全国第一,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全国营商环境的建设和优化贡献了“深圳智慧”。但总体而言,相关宣传工作依然处于薄弱环节。建议深圳对近年来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争取编制发布全国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白皮书,打造深圳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的“窗口”和“封面”。

  (深圳市法治研究中心陈佳林 供稿)

  法治微研究栏目简介:法治微研究栏目是深圳市法治研究中心为落实市司法局党委关于“紧密围绕深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法治研究能力”部署要求的创新举措。该栏目致力于通过简约有力的研究述评,对新出台的重要法规政策文件、新发生的法治热点事件等提出研究观点,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相关决策做好参谋服务。欢迎各方对该栏目提出宝贵意见。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