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新规速递
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治理价格无序竞争公告
二、 《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三、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工业管道安全技术规程》
实务动态
一、 证监会对某环保上市公司严重财务造假案作出行政处罚并启动退市程序
二、 某科技公司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立案调查
三、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一批产品质量领域违法典型案例
四、 税务部门曝光3起利用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虚开发票偷税骗税案件
境外动态
一、 欧盟委员会对三大奢侈品牌限制零售价行为处以1.57亿欧元罚款
二、 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25/1988法规
三、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认定某大型科技公司在通用搜索及搜索广告服务领域具有战略市场地位
【合规资讯】
2025年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旨在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公告》全文共七条,主要内容包括:经营者自主定价的原则与依据、重点行业平均成本调研评估机制、对涉嫌无序竞争经营者的提醒告诫与查处流程、招标投标行为规范要求、行业协会自律引导职责、市场价格竞争状况监测机制及失信惩戒措施等。
(资讯分类:境内;资讯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严格遵守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原则,避免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及不当优惠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二是建立价格管理及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分析成本结构、市场价格水平;三是以生产经营成本为基础合理定价,尤其在招投标中严禁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避免构成《招标投标法》禁止的恶性竞争行为,确保价格策略可持续且合法合规。
二、《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合规资讯】
2025年10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旨在构建“全领域、全过程”合规管理体系,解决国企多头管理、境外风险、廉洁防控等改革痛点,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提升市属国企风险抵御能力与治理水平,助力深圳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办法》全文共十章四十九条,突出刚性约束,主要内容包括:组织保障机制、业务融合要求、专项风险防控、效能提升举措。
(资讯分类:境内,国有企业;资讯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合规提示】
建议相关企业:一是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在全领域、全过程落实合规要求,重点关注多头管理领域,明确责任划分和管理程序;二是加强境外风险防控,针对国际市场中的法律合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并进行定期评估;三是完善廉洁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反腐倡廉政策,建立廉政审查制度,强化员工及合作方的廉洁自律教育。
【合规资讯】
2025年10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发布<工业管道安全技术规程>的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规程》旨在保障工业管道的安全使用,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程》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使用登记管理、全流程技术规范、监督保障机制。
(资讯分类:境内,制造业,安全生产;资讯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合规提示】
建议相关企业:一是组织对所属生产场所内的工业管道系统开展自查,重点核查设计、安装、检验、使用登记等环节是否符合《工业管道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及时整改不符合项,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完善压力管道元件及安全附件的技术资料管理,对缺失资料的管道,通过理化检验、100%射线/超声检测及耐压试验报告补齐,或委托具备资质的技术机构完成资料补齐和定期检验;三是建立管道安全台账及定期检查机制,确保登记管道资料完整、定期检验合格,并按照规程要求持续管理,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水平。
一、证监会对某环保上市公司严重财务造假案作出行政处罚并启动退市程序
【合规资讯】
2025年10月10日,证监会发布对上交所主板某环保上市公司严重财务造假案件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该环保上市公司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3745.46万元,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42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该环保上市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涉及犯罪线索将按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资讯分类:境内,金融监管;资讯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切实加强财务合规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与审计机制,防范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等违法行为;二是强化董监高履职责任,建立财务造假责任追溯机制,对财务报告签字人员、独立董事等关键岗位落实问责制度;三是完善上市后合规治理体系,定期自查重大会计事项,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现场检查。
二、某科技公司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立案调查
【合规资讯】
2025年10月10日,因某科技公司收购某通信技术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该科技公司开展立案调查。调查显示,该科技公司2023年宣布收购某通信技术公司,因未达到申报标准但可能排除、限制竞争,2024年3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其申报,该公司随后表示放弃交易。2025年6月,该公司在未申报且未沟通情况下完成收购。市场监管总局核实后依法对其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立案调查,后续将依法推进调查工作。
(资讯分类:境内,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反垄断;资讯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的申报标准,对通过取得股权、资产或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等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凡达到规定申报门槛的,依法提前申报;二是建立常态化反垄断合规审查机制,在制定价格策略、技术标准合作、供应链管理及知识产权运用等关键环节,引入反垄断合规评估流程,定期开展内部审计与风险排查,及时纠正潜在违规行为,主动防范执法风险。
【预警资讯】
2025年10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一批产品质量领域违法典型案例。主要包括: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某防水科技公司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防水卷材案,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某鞋业公司销售不合格儿童鞋案,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纸碗案,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某车行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安徽省宁国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某新材料科技公司制售以假充真的泡沫玻璃绝热制品案。
(资讯分类:境内,产品质量;资讯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严格落实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涵盖原材料采购、生产、检测、出厂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二是在产品设计和投产前,应全面识别并确认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安全规范,组织技术、质检等部门开展合规性评审,确保产品技术指标、安全性能、测试方法等完全符合现行有效标准要求,防止“无标生产”或执行过期标准;三是完善供应链合规管理,明确供应商质量责任,建立产品可追溯机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召回、整改并报告监管部门。
四、税务部门曝光3起利用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虚开发票偷税骗税案件
【预警资讯】
2025年10月15日,贵州、辽宁、吉林税务部门曝光3起利用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虚开发票偷税骗税案件。分别是:国家税务总局黔南州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某民族药业公司虚开农产品发票偷税案件,国家税务总局盘锦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以戴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虚开农产品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以闫某为实际控制人的3户企业虚开农产品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涉案者中,有的虚假注册或操控专业合作社,不开展真实经营,虚构业务,骗享涉农税收优惠并虚开发票;有的则在虚开收购发票时,对低价值农产品采用低值高报、出口后销毁,虚增进项税额以骗取出口退税。
(资讯分类:境内,财务税收;资讯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严格核查农产品交易真实性,防范虚开发票、虚构业务等违法行为,确保发票管理规范、票货款一致;二是健全税务合规管理体系,完善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使用的合规审核;三是重视发票管理和税收优惠适用,设置异常交易预警指标(如短期内购销金额严重不匹配、频繁大额现金交易等),主动排查风险。
一、欧盟委员会对三大奢侈品牌限制零售价行为处以1.57亿欧元罚款
【预警资讯】
2025年10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通报,针对三家国际知名奢侈时尚品牌企业限制第三方线上及线下零售商定价行为,认定违反欧盟反垄断法规,处以合计约1.57亿欧元罚款。欧盟委员会认定三家企业干预零售商商业战略,要求不得偏离建议零售价、最高折扣率和指定促销期,导致价格抬高、消费者选择减少,违法行为遍及整个欧盟并持续数年。三家企业分别被罚1.197亿欧元、1970万欧元、1800万欧元。
(资讯分类:境外,制造业,反垄断;资讯来源:欧盟委员会)
【要点提示】
建议企业关注以下要点:一是欧盟根据《欧盟运行条约》第101条认定三家奢侈品牌的行为构成禁止的纵向价格限制(resale price maintenance),执法覆盖欧洲经济区(EEA)内线上与线下销售渠道;二是监管认定的违规形式包括强制零售商遵守建议零售价、设置最高折扣率、指定促销期并惩罚偏离行为;三是欧盟已处以合计约1.57亿欧元罚款,并因企业配合调查给予罚金折扣,若不接受承诺或违法情节严重,欧盟可动用更高处罚权。
【预警资讯】
2025年10月3日,欧盟委员会在官方公报上发布(EU)2025/1988号修订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法规》(REACH法规)附录XVII(限制条款)进行修订,新增第82项关于消防泡沫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管控要求,《条例》自2025年10月23日起生效。《条例》旨在遏制PFAS因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带来的生态与健康风险,规范消防领域有害物质使用,完善欧盟化学品安全监管体系。此次修订核心内容包括:禁止市场投放和使用;对于某些特定用途,如民用航空、民用船舶、军事用途等,设定了不同的过渡期;要求使用者制定“含PFAS消防泡沫管理计划”并对含PFAS的消防泡沫进行明确的标签标识。
(资讯分类:境外,生态环保;资讯来源:欧盟委员会)
【要点提示】
建议相关企业关注以下要点:一是根据此次修订,自2030年10月23日起,所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总和浓度等于或大于 1mg/L 的消防泡沫,不得投放市场或使用。对于某些特定用途,如民用航空、民用船舶、军事用途等,设定了不同的过渡期,最长10年;二是REACH限制覆盖制造、使用、投放市场等全环节,重点关注上下游供应链及废弃物回收处置;三是相关企业宜尽早识别各类产品中PFAS物质,加强无氟替代技术研发,逐步减少并消除PFAS,应对严格管控。
三、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认定某大型科技公司在通用搜索及搜索广告服务领域具有战略市场地位
【预警资讯】
2025年10月10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依据《数字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法案》(DMCC),正式认定某大型科技公司在通用搜索及搜索广告领域具有“战略市场地位”(SMS),使其成为英国首家受此监管的科技企业。这一决定基于该科技公司在英国搜索市场超过90%的份额、显著且根深蒂固的市场力量,以及其搜索结果公平性、广告成本高昂和AI生成搜索回应等潜在竞争风险。尽管此次认定不直接等同于违法行为,但CMA将有权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包括要求该科技公司提供更公平的搜索排名机制、开放用户数据共享、保障出版商对内容使用的控制权,并可能在2026年进一步调查其搜索广告业务的透明度。
(资讯分类:境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反垄断;资讯来源: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
【要点提示】
建议企业关注以下要点:一是“战略市场地位”(SMS)是指市场中占有显著份额且对竞争产生关键影响的公司,符合该定义的公司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二是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应意识到,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反垄断与公平竞争监管要求,需主动评估自身行为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增强竞争合规自觉性。
【声明】
1.本期信息内容由深圳市司法局编辑发布,由深圳市企业合规协会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2.本期信息仅做分享与交流之用,不构成深圳市司法局的任何法律意见或决策建议,同时并不保证将会在载明日期后继续对有关内容进行更新;
3.不建议读者仅依赖于本文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进行任何决策,因此造成的后果将由行为人自行负责,如您需要法律意见或者其他专家意见,建议您向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士寻求专业帮助。
附件下载: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963号